近日,国务院公布《节约用水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,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。作为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,《条例》将“珍惜水资源、提倡节约用水”这一社会呼吁转化为制度规范。28日,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,水利部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《条例》的有关情况。
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。水利部副部长李良生指出,人多水少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水情。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,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%,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。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,节水是根本出路。
近年来,水利部门与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,取得显著成效。数据显示,相比2014年,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,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,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.7%、55.1%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.530提升到0.576,非常规水利用量扩大到211亿立方米,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高,全社会节水意识不断增强。
“同时应当看到,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,用水粗放、浪费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,用水管理有待加强,节水措施有待完善,激励政策有待健全,监督力度仍需加强。”李良生表示,《条例》是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、保障国家水安全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,内容包含了加强用水管理、完善节水措施、强化保障和监督等多个方面。
据悉,为保障《条例》各项制度规定落地见效,水利部将全面履行节水管理职责,充分发挥节约用水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。
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陈大勇指出:“首先要持续抓好宣传贯彻,将《条例》宣传贯彻纳入水利‘八五’普法工作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节水。其次要加强配套制度建设,协同相关部门有序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、全国节水规划、用水定额等配套制度建设。此外还将推动全社会节水,加强监督检查,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,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。”
此外,《条例》规定,建立政府主导、各方协同、市场调节、公众参与的节水机制。对此,陈大勇表示,在节水工作中坚持“两手发力”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,激发全社会节约用水的内生动力,十分必要。
“《条例》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方面作出系列规定,包括建立促进节水的水价体系、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水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等方面。”陈大勇表示,与此同时,在发挥政府作用方面,《条例》也有相关规定,例如加强用水定额管理、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和计划用水管理及控制高耗水产业的项目建设等。
这些规定,充分体现了政府和市场“两手发力”的要求,也是近年来节水工作实践成果的总结。李良生表示,接下来水利部门将组织好《条例》学习宣传,完善配套规定,加强协同配合,强化用水监管,鼓励和支持节水产业发展,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,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。
相关链接:《节约用水条例》